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厅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1-64103332、0871-64667476、0871-68226553(省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受理窗口) 公示期: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昆明市西山区广福路商业中心A9栋 传 真:0871-64123089 邮编:650028
序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评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瑞丽至孟连高速公路 |
德宏州、保山市、临沧市、普洱市 |
云南德孟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项目全长512.365km,其中沿用已建或在建路段186.825km。K75+000~K221+160段(全长144.49km)、 K335+000~K520+440段(全长181.05km)为本项目新建段,全长325.54km。其中K335+000~K401+146段对应原芒市至孟连高速公路耿马(勐撒)至沧源(糯良)段工程已取得批复。 项目主线共设桥梁90.280km/267处,其中特大桥6.507km/5处,大桥81.748km/234座,中桥2.024km/28座;隧道110.5km/69处,其中特长隧道61.2km/11座,长隧道26.1km/16处,中隧道16.9km/24座,短隧道6.3km/18座;涵洞214处。互通连接线12条总长71.34km,其中一级公路28.29km、二级公路长43.05km。项目互通连接线共设桥梁9999.5m/51处,隧道10.4km/9处。全线设收费站18处,服务区8处,停车区3处,养护区6处,隧道管理所8处,管理分中心4处,路政执法所2处、交巡警管理用房2处,互通21处。工程总投资6423743.3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205万元,约占总投资的0.05%。 |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1)生态环境: ①评价区的自然植被包括7个植被型14个植被亚型22个群落,总面积8578.06hm2,占评价区的48.85%。其中季风常绿阔叶林面积最大(2206.96hm2),占比12.57%;评价区雨林面积合计70.17hm2,比重仅0.4%。工程占用自然植被1167.41hm2(永久占用1004.16hm2,临时占用163.25hm2),其中永久占用雨林2.24hm2、季雨林2.4hm2、季风常绿阔叶林258.22hm2。 ②评价区有维管植物198科836属1912种,其中蕨类植物36科68属156种、裸子植物2科2属4种、被子植物160科766属1754种。共记录到11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植物,云南省级保护植物5种。工程建设将对评价区部分植物个体的植株造成影响,不会导致区域物种资源损失或灭亡。 ③评价区分布野生陆生脊椎动物4纲27目85科297种,其中两栖类2目7科21种、爬行类1目9科28种,鸟类16目48科204种,哺乳类8目21科44种;此外有鱼类4目10科41种。评价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2种(4种国家I级、28种国家II级),云南省级保护动物2种。工程对动物主要分布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区占用面积小,工程建设主要对动物造成惊扰,使其远离工程区觅食与活动。 ④项目沿线涉及有2处生态敏感区,分别为瑞丽江—大盈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涉及二级保护区)、孟连大黑山风景名胜区(涉及一般景区)。工程涉及两处风景名胜区路段不涉及其一级保护区或核心景区,也不会对风景名胜区内的景点构成景观威胁,工程建设总体对两处风景名胜区的影响小。 ⑤工程永久占用基本农田246.36hm2;永久占用公益林21.26hm2,其中国家二级10.96hm2、省级10.3hm2。 ⑥工程涉及生态红线长49.3km,共占用生态红线约30.79hm2。其中路基5.617km、桥梁10.952km、隧道32.731km,工程穿越生态红线段隧道比重为66.39%,所涉生态保护红线主要为生态公益林和部分天然林。 (2)地表水: 项目对拟建高速涉及的地表水体共布设16个水环境现状监测断面,根据监测结果,除勐捧河断面石油类超标,格浪邦亮河断面BOD5、石油类、氨氮超标,南垒河、翁木河监测断面COD、BOD5、石油类超标,沿线其他河流断面水质均满足Ⅲ类标准要求。 (3)声环境: 项目推荐路线方案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敏感目标共有59处,通过对其中19处进行现状监测,其中18处监测点昼夜间均能达到2类标准。对沿线交通干道附近的6处居民点进行现状监测,国道G320临路的户育村及县道临路的法帕村居民点满足4a类标准,其他4处临路居民点满足2类标准。 (4)环境空气: 根据环境质量公报以及常规监测结果,沿线各县环境空气质量可达到二级标准限值,区域均属于达标区。此外,瑞丽江—大盈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居民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值达一级标准限值。 (5)地下水环境: 对沿线3处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监测,刺竹洼取水点总大肠菌群监测因子超标,其他监测点地下水水质现状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功能要求。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生态环境: 及时实施公路的绿化工程,量利用乡土植物进行自然绿化。并加强对绿化植物的管理与养护,保证成活。对K207~K208路段前后安装禁鸣标牌。对跨林区的路段采用加密绿化带。 (2)水环境: 施工应尽量远离水体区,生活污水利用现有设施处理或采取设置化粪池进行收集,经处理后做农肥使用,严禁外排。在施工场地布置沉淀池。不得在跨越水体的河流管理范围内设置任何弃渣场地、料场及施工场地、施工营地;③桥梁隧道等基础施工期的废水应采取设置沉淀池处理后全部回用,严禁外排。 (3)声环境: 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夜间应停止施工作业;施工车辆在经过各敏感点路段时禁止鸣笛。根据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对营运近中期超标的5处声敏感点采取修建声屏障措施共计1070延米,对于营运远期超标或中期轻微超标的敏感点采取跟踪监测并预留费用480万。 (4)环境空气: 拌和站设置远离环境空气敏感点,对施工道路和运输道路洒水,及时清扫路面,运输材料的车辆加盖蓬布,料场远离居民点并遮盖,路基填筑时及时洒水。在公路两侧,特别是敏感点附近多植树、种草。 (5)地下水: 在沿线服务设施设置污水处理设施,生活生产污水集中排放至污水处理设施。 (6)固体废物: 在项目施工期间,建议在在各服务设施周围建立小型的垃圾临时堆放点,采取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化管理,聘请专人定期清除垃圾。公路沿线应定期清扫,集中收集后运往沿线各生活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 公众参与情况: 项目于2017年9月4~15日在原云南省环保厅网站、云南省交通厅信息公开网站及项目沿线以现场粘贴公告形式进行了第一次公示。2019年8月19日8月30日通过云南信息报信息公开网站及《云南信息报》(2019年8月21日、8月28日)进行了第二次公示,同时还在沿线村庄进行粘贴公告。公示期间,均未收到反馈意见。《报告书》按照要求编制了公众参与说明。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关于瑞孟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对沿线居民饮用水源造成影响保障方案 |